欢迎光临中国政法大学信息公开网!
  • 索引号:cupl-05-2014-0196
  • 发布单位:学校办公室
  • 发布时间:2014-11-14
  • 点击数:
  • 所属分类: 教学质量
  • 关键字: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教育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2011年,学校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清华大学百年校庆重要讲话精神和教育规划纲,围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核心任务,以强化质量内涵、实施科学高效的教学管理、提供细致周到的教学服务为目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以提升法律人才的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提高法律人才的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入推进法学专业“六年制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011年度,我校法学专业“六年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继续深入推进。在招生规模上包括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与教育部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六年制”模式招生规模已扩大至200人/届。在管理体制上,学校设立“六年制模式”试点项目学院,改变原来有四个法学院分散培养的体制,由法学院统一承担“六年制模式人才培养工作。”在实践教学环节上,完成了“六年制模式”实践教学大纲的建设工作,为即将开始的2008级法学实验班应用学习阶段的人才培养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数理经济与金融实验班正式招生,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入推进。

2011年,我校经济学专业“数理经济与金融实验班”正式开始招生,首届共招收31名学生。“数理经济与金融实验班”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国际化视野、较深厚的现代经济学与金融学的理论素养,掌握现代经济学分析工具、能够娴熟地进行金融数量化分析的高级专门人才。实验班实行与北美主流教育接轨的培养方式与课程体系,突出现代经济学和金融学前沿理论与分析技术的学习,加强对数学研究方法和基本分析工具的教学。学生修满经济学和数学课程学分可以获得经济学、理学学士学位。为保证数理经济与金融实验班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展开,学校成立了“数理经济与经融实验班”工作组。工作组前期进行了广泛的培养方案调研与编制工作。同时还承担了外聘师资、教学引进与教学质量监控等工作,有效地保障了“数理经济与经融实验班”人才培养质量。“数理经济与经融实验班”的建设工作提升了学校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推动了我校经济学学科的发展。

(二)进一步推进通识教育改革

1、通识主干课程建设

学校通识主干课程重点建设工作年内全面展开,通识主干课程建设工作实现了由“体系建设”向“品质提升”的转变。目前全校13门通识选修课程已经全部完成了一轮次的课程讲授,教学团队与教学内容基本稳定,教学大纲建设与课程辅学网站建设工作全面展开,通识主干课程在我校通识教育工作中的作用正逐步显现。

2、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我校正式获批教育部第三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项目,这是我校2004年作为教育部首批大学英语改革试点院校以来,实施全新教学理念,坚持教改,转变教学模式,推进因材施教,自主学习的教学原则所取得的又一新成果。

二、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强化教育教学改革成效

(一)专业建设

经过周密的筹备,学校最终通过社会工作专业将于2012年正式招生,届时我校本科专业数将增至18个。

(二)教材建设

今年,学校多名教师获批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育部第三批重点编写教材首席专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育部第三批32种重点教材编写课题组首席专家和主要成员名单。在第三批共14种法学教材中,我校共有9名教授获批成为首席专家,其中5名教授为第一首席专家。在现有三批重点编写教材立项项目中,我校共有33名教师成为首席专家或课题组主要成员。在2011年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评审中,我校9部教材入选。

(三)师资队伍建设

本年度,我校有1名教师获评第六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实现国家级教学名师奖零的突破。

(四)实践教学

1、获批实施国家级“法学教育实践基地”建设项目

根据《教育部关于批准实施“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11年建设项目的通知》(教高函(11)12号),我校获批建设“法学教育实践基地”项目。我校成为“本科教学工程”首批建设的法学教育实践基地,可望有力推动我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2、不断完善和细化“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在总结十一五期间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各项管理办法和配套政策的基础上,学校按照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要求,不断优化和完善工作体制和机制,开设与创新创业训练有关的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企业管理、风险投资等课程,对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学生实行双导师制;优化和完善激励措施,对学生研究生推免、奖学金评定、指导教师工作量核定、职称评审等予以政策倾斜;整合创新创业平台,全面开放各类实验、实践设施,积极拓展校内外资源,优先支持、孵化各类创新创业项目;积极营造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交流经验、展示成果、共享资源的机会。

本年度评审国家级项目40项;组织申报30项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获得市教委15万元的资金支持。立项校级创新基金项目89项,700多人直接参与到项目中来。

三、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教学管理机制

(一)制定《中国政法大学教学助理制实施办法》,全面推行教学助理制度。

2012年在全校范围内实施《中国政法大学教学助理制实施办法》。教学助理制是我校经过法学实验班、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等3年的试点后,在全校范围内推开的。这一制度的实施,强化了对本科生的学习辅导环节,提升了教学效果;聘请博士生、优秀硕士生担任教学助理,增强了本科生与研究生之间的交流。

(二)加强教师调停课管理执行力度,严肃教学纪律

为了贯彻落实我校调停课管理制度,严格教师调停课的管理制度,学校采取定期公布调停课记录制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教师调停课现象得以有效控制。

(三)调整教师分配制度,提高教师教学

今年,学校改革教师课时酬金标准,实现教师课时酬金翻番,进一步提升了教师教学工作积极性。

四、人才培养效果显著提升

(一)推免研究生工作取得多项突破

本年度,我校287名推免生中,42名同学顺利通过北京大学等院校复试,分别被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院校录取,其中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录取均占到外推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外推学生专业覆盖面几乎实现了校内专业全覆盖。

2、学生活跃于各类学科竞赛,并取得娇人成绩

我校学生在各项国家级、省部级学科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并在多个专业的学科竞赛中填补学校空白。在“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首次获得全国二等奖,首次组织学生参加北京市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并获两项三等奖。首次参加“宜信杯”北京市大学生创业设计竞赛并获一等奖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