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以来,学校党委行政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各有关单位和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做好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指示精神和工作要求,扎实工作,毕业生就业状况保持基本稳定, 就业创业工作取得成效,完成学校确定的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
(一)健全机制,加强领导,保障到位
1.加强组织领导,推进学校就业创业工作。学校实施校院两级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明确导师、专业教师、院(系)就业工作人员、辅导员(班主任)在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中的职责,形成学校多部门联动的工作协调机制,统筹开展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为总结2015年工作、全面部署2016年就业创业工作, 学校召开2016年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会,各学院院长或分党委书记以及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出席会议,校长黄进、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常保国提出工作要求并做重要讲话。
2.创新工作机制,增大投入保障。学校于2016年5月依托就业创业指导中心成立创业学院,负责学校创业教育整体规划及重大决定的协调和落实,分管校领导兼任院长。学校继续将50万元列入预算作为大学生创业专项资金;并增加创业指导人员编制及相应科级领导职数;整合资源,在学生活动中心设立300余平米的学生创业工作专用场地,建设就业创业一站式服务厅、众创空间;加强协作,与北京市昌平区科技园企业合作共建法大学生创业园等。
(二)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工作
1.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教育引导学生创业实践
(1)制定实施《中国政法大学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为了落实创新驱动的国家发展战略,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加强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学校于2015年11月通过实施学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合改革方案,以强化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育。
(2)注重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为加强多学科之间跨域整合、实现教学资源的融合与创新,打造本科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于2015年12月批准设立跨学科教研室“创新创业教研室”、“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教研室”,分别予以30万元的资金支持,2016年9月面向本科生新开设4门创新创业类课程(8学分)。
(3)贯彻落实国家及北京市有关鼓励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对大学生创业予以一定鼓励。学校教务部门还建立创新论坛与培养方案创新创业学分挂钩机制,完善“创新创业课程-创新创业项目-创新论坛/创业竞赛/创新创业年会等”的衔接机制,构建校内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完整流程与体系。
2.加强创业指导,助力大学生创业
(1)营造校园氛围,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学校有关职能部门继续指导KAB创业俱乐部、大学生创业协会、大学生创新协会等学生社团,开展学生创业实践活动。学校积极开展创业训练营、创业专题讲座及创业沙龙,向在校学生普及创新创业常识,为有意愿创业实践大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
(2)宣传创业典型,引导学生实践。学校注重创业典型的宣传,先后通过“创业先锋”系列报道等形式宣传大学生就业典型和优秀创业团队,并印制大学生创业宣传手册(材料)及大学生创业案例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学生积极创业。
(3)发挥社会资源促进作用。学校积极联系社会资源,聘请北京科建集团董事长申泳亮先生等一批成功创业人士作为学生创业导师,深入团队,指导和帮助大学生创业。
3.积极开展大学生创业服务
以品牌活动、大赛为抓手,积极开展大学生创业服务。学校连续多年组织开展创业大赛、“我来当老板”自主销售体验日、职业教练计划、职场体验日、创业训练营、创新论坛等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
截止到今年,学校大学生创业大赛连续举办七届,累计有430余个创业团队报名参赛,参与学生人数超过1200余人;学校还通过创业大赛等平台共计评审了400余个创意创业项目,产生了70个国家级和24个校级大学生创业训练和实践项目;其中16个大学生创业团队入选“北京地区高校大学生创业优秀团队”,获得110万元大学生创业专项资金支持。2016年,在“创青春”首都大学生创业大赛决赛中,我校获得2项金奖,7项铜奖;两个学生创业团队荣获北京地区高校大学生创业团队,十个优秀创业项目入驻法大学生创业园。学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工作取得新进展,近两年学校支持大学生创业64人,带动就业人数180余人。
(三)进一步提高就业指导水平
1.加强政策宣传,鼓励引导毕业生面向西部、面向基层就业。学校通过举办政策宣讲会和网上咨询周以及日常咨询等方式,让毕业生了解、知晓国家和学校就业创业工作的主要政策。学校积极鼓励引导毕业生到中西部、艰苦边远地区就业。在原有西部基层就业奖励政策的基础上,今年专门曾设10万元专项基金,对赴西藏、新疆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的毕业生进行奖励。2016年我校有233名毕业生面向西部基层就业,刑事司法学院刘岩等三名毕业生主动申请到新疆南疆、西藏乡镇基层就业。武装部、学工部从5月开始,先后通过新闻网专题、公告、群发短信、政策宣讲会等方式开展毕业生应征入伍服兵役动员宣传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2.强化指导、精准推送,健全服务体系。学校以项目化、品牌化为工作抓手,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立体式就业指导服务体系。通过政策宣讲及“一对一”就业咨询,为毕业生“送岗位、送政策、送指导”,实现就业服务个性化。为帮助毕业生提升求职技能,学校还举办了包括求职经验交流、模拟面试、简历辅导、职场体验、校园招聘等内容的系列指导活动,并将创业大赛、职业规划大赛、职业教练计划和简历大赛等就业创业指导品牌活动穿插其中。学校今年先后举办第六届“京平律师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第七届研究生职场面试挑战赛、第七届大学生创业大赛,累计4000余人参加。
3.加强协作,拓宽渠道,促进毕业生就业。学校在继续加强同政法部门、知名律所、大型国有企业等单位合作举办校园专场招聘会外,今年与中国核工业集团、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等央企开展合作,开拓重点领域就业渠道;继续重点关注各地公务员招考、事业单位招聘和企业需求信息,为毕业生求职提供充分就业机会。为引导毕业生积极参加国际事务、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今年4月,学校推荐、国际法学院邀请世界卫生组织前外交官、卫生部原外事司司长宋允孚先生到校举办国际公务员职业生涯规划讲座。
4.加强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
从2015年开始,学校注重加强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由专人负责学校网站内容更新,并及时发布最新创业政策及交流资讯,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通过就业创业信息网、法大就业、法大创业等微信订阅号、手机客户端等平台,根据毕业生需求,将他们的求职意愿与用人单位岗位相对接,实现供需匹配,为毕业生精准推送就业岗位。
(四)做好特殊群体就业帮扶工作
1.精准指导,提升少数民族毕业生求职能力。专门举办2016届少数民族毕业生公务员模拟面试辅导活动、公务员考试经验交流会、司法考试经验交流会、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会等,并对进入公务员面试的同学进行一对一的就业辅导等,从而帮助少数民族毕业生从面试礼仪、解题技巧、心理调节、答题技巧、面试准备等方面提升职业素养与就业竞争力。
2.重点帮扶,解决实际问题。为帮助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解决就业过程中的经济困难,鼓励他们积极就业,学校为他们发放就业专项补助19.4万元。此外,学校为2016年3717名应届毕业生每人发放100元就业求职补助,共计发放37.17万元。
(五)学院就业创业工作特色突出、取得进展
民商经济法学院突出三个“一”工作特色,即:一个团结协作的工作团队、一个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一套全面细致的工作制度,连续两年开展毕业生工作状况跟踪调查,积极反馈人才培养工作;国际法学院结合涉外法学实验班人才培养实际、多渠道了解毕业生就业需求,实现精准化就业指导服务;刑事司法学院建立学生就业全程化指导机制、引导鼓励毕业生到西部基层就业突出;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关注毕业生离校后的就业发展,鼓励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就业,效果明显,;商学院结合本院专业特色,积极探索加强创业导师队伍积极开展创业教育,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光明新闻传播学院建立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人才、以实习为契机锻炼人才、以品牌为依托推荐人才的就业工作新机制,积极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