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实施“一把手”工程,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为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学校于2016年12月召开2017年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会,校长黄进、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常保国等学校领导,各学院院长、分党委书记以及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出席会议;与2016年9月18日召开2016年创业教育基金管理委员会工作会。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常保国,教务处、学生处、财务处、审计处、科技园和研究生院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校院共建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室,进一步促进了学校就业创业工作机制的健全完善。
学校于2017年继续投入大学生创业专项资金50万元作为创业工作专项支出;学校在学生活动中心设立200余平米的学生创业工作专用场地,建设就业创业服务厅、创客空间;与昌平区科技园合作共建法大学生创业园,2017年共11个项目入驻。
2017年5月,学校举办“扎根基层,绽放青春”——西部基层就业校友报告会;2017年7月和11月,由学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常保国带队,学校有关部门、学院专程赴新疆和拉萨看望基层就业校友,走访当地主管部门和用人单位,取得良好效果。
通过举办政策宣讲会和网上咨询周以及日常咨询等方式,让毕业生知晓国家和学校就业创业工作政策、了解政策、用好政策。积极组织毕业生到国际组织实习。利用“就业信息网”、“法大就业”、“法大创业”等网络平台,将毕业生求职意愿与用人单位岗位对接,实现供需匹配,为毕业生精准推送就业岗位。
学校以项目化、品牌化为工作抓手,实施全方位、全过程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学校先后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业大赛、创业训练营、国家公务员报考辅导讲座、“研究生生涯体验日”、“我来当老板”自主销售体验日活动、职业教练计划、“从校园到职场——求职过程与职场角色转换”讲座、“求职与职场礼仪”讲座、“金融行业入职条件及发展机会”讲座等形式多样的活动,累计接待辅导学生累计4000余人。
学校通过就业信息网先后收集发布毕业生就业招聘信息2531条,通过微信、QQ等平台累计推送就业信息967条,累计岗位需求信息2.4万个。在两校区分别举办2017届、2018届毕业生校园双选会,近二百家用人单位到校招聘。学校还累计组织北京地区法院、检察院系统等单位专场招聘宣讲会120余场;组织落实二十余个省份选拔优秀应届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协助开展各地大学生村官等基层就业项目的选拔和推荐工作。先后与黑龙江省大庆市中级人民法院、北京昌科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回+双创社区)、北京观韬中茂律师事务所签订就业创业实践基地共建协议,加强就业创业工作合作。
2017年,学校通过对外公开招标,对“创业服务网”进行改版升级。开展毕业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和用人单位满意度调研、法律硕士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研究等。
1.认真贯彻落实《中国政法大学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为了落实创新驱动的国家发展战略,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加强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2.注重大学生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校在以往课程基础上,2016年9月面向本科生新开设4门创新创业类课程(8学分)。2017年秋季学期,我校新增一门《大学生创业诊所》创新创业课程。
3.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及北京市有关鼓励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创新设立创业奖学金,并对大学生创业予以优秀毕业生等荣誉表彰及鼓励。今年首次创业奖学金评选中,有10同学和10个创业团队分别荣获创业优秀个人、创业优秀团队。
1.立足学校实际,为品牌活动为抓手。学校坚持开展常规性的创业大讲堂等系列专题讲座及创业沙龙,每周二、四面向在校学生开展日常创业指导与咨询。以大赛为抓手,积极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业训练营、创新论坛等实践活动。“以创业大赛为载体的学生创业教育”工作模式荣获学校2017年度“十佳校园文化品牌”项目。
2.注重典型示范。学校在“求职经验谈”、“创业先锋”系列报道基础上,推出“职场法大人”系列报道。目前“职场法大人”已发布7期,反响良好。2017年6月,我校“创业先锋”系列报道已结集出版——《创业故事汇——法大学子创业案例集》。
3.发挥社会资源作用。学校积极推荐29名校内外创业导师进入教育部“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指导和帮助大学生创业。2017年学校4个创业项目入围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复赛并获得二等奖1个、三等奖3个;2017年学校3个创业团队荣获北京地区高校优秀创业团队,其中二等奖2个,三等奖1个。
学校不断加大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帮扶力度。2017年,我校举办关注女生就业之“MBTI职业测试——找到你的性格优势”讲座。每年为毕业生及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发放就业专项补贴,共为2017届毕业生发放就业补贴45万余元。
武装部、学工部、就业中心结合国家政策,通过新闻网专题、公告、群发短信、政策宣讲会等方式展开全面宣传,毕业生入伍服兵役取得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