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政法大学信息公开网!
  • 索引号:01/2023-00001
  • 发布单位:学校办公室
  • 发布时间:2023-03-16
  • 点击数:
  • 所属分类: 学校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及重点工作安排
  • 关键字:
    中国 国政 政法大学 政法大 政法 大学 2023 党政工 党政 政工 工作 要点
中国政法大学2023年党政工作要点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学校党政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考察法大重要讲话精神、勉励语精神等,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和教育部、北京市2023年工作要点,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以“质量提升年”为抓手,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推动学校事业迈上新台阶,为教育强国建设和法治中国建设作出法大贡献。

一、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保障作用

1.全面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持续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法大重要讲话精神、勉励语精神等结合起来,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武装干部师生。组织宣讲团成员开展分众化宣讲,依托思政课堂、主题党团日、讲座讲堂等渠道,通过报告会、座谈会、分享会、演讲、集体备课等形式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

(副校长李秀云负责,党委宣传部具体落实)

2.持续打好党的政治建设攻坚战。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实施要点》及其任务清单,将贯彻落实任务清单100项任务与教育部巡视反馈意见、《北京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基本标准》集中检查发现的问题同步整改、一体推进,跟踪问效、确保实效。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贯彻落实的督办机制,不折不扣推进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我校重要讲话精神的成果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续在服务国家、服务法治建设、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中走在前列。

(副校长冯世勇、党委副书记高浣月负责,学校办公室、党委组织部具体落实)

3.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选优配强处级领导班子,制定新一轮处级干部队伍建设规划,扎实推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换届工作,做好空缺岗位干部选配。完善干部储备培养体系,综合运用教育培训、校内外交流挂职等途径,提高干部干事创业能力。加强优秀年轻干部培养,用好各年龄段干部。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从严做好干部日常监督管理,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

(党委副书记高浣月负责,党委组织部具体落实)

4.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全面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以开展主题教育、《基本标准》入校检查为契机,不断增强基层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大力推进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突出大抓基层鲜明导向,实施基层党建质量提升计划,鼓励基层组织工作创新,持续做好基层党建项目培育创建工作,遴选、推广优秀党支部工作法等。增强分类别指导的针对性、实效性,落实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制度,开展党建面对面等活动,加强调研、指导和考核,全面推进基层党建提质增效。从严从实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做好在高层次人才和青年教师群体中发展党员等工作。

(党委副书记高浣月负责,党委组织部具体落实)

5.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对二级单位意识形态工作的指导和督查。密切关注师生思想动态,严把政治关、学术关、质量关,加强阵地管理。

(副校长李秀云负责,党委宣传部具体落实)

6.坚决维护校园安全稳定。严格落实“三早”要求,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开展校园安全专项整顿工作,加大校园安全风险排查整改力度,排除校园安全隐患。以科技创安为突破口,推动校园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技防水平和信息化水平,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校园”。加强安全教育,开展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预防电信诈骗等宣传教育。做好日常校园安全管理,加强校门管控、校内巡逻,强化消防等传统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做好与上级和属地公安部门等单位的沟通联系,提高应急处置预案的科学性、专业性和实效性。

(党委副书记王立艳负责,保卫处具体落实)

7.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纠治“四风”。强化政治监督,加强对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等情况的监督检查,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召开2023年度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和警示教育大会。从严从实强化对干部教育管理监督,督促领导干部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聚焦重点领域和重点岗位加强日常监督,突出对招生考试、对外办学、招标投标、基建后勤等领域的监督检查。综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严肃精准追责问责。推进巡察监督整改,探索推动巡察监督与纪检监督、审计监督贯通融合、有序衔接的制度机制,凝聚各方力量形成监督合力。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刚文哲,副校长冯世勇负责,纪委办监察处、党委巡察办、学校办公室具体落实)

8.加强统一战线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强化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实效。注重党外代表人士及后备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党外代表人士履职尽责和建言议政质量。搭建工作平台,大力支持民主党派校级组织和统战团体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发挥优势作用。加强国情教育,注重工作协同,做好港澳台及海外统一战线工作,探索推进“地方侨联+高校侨联+校友会”工作机制建设。加强工作培训,发挥联动工作机制作用,切实做好民族团结和宗教专项工作。

(党委副书记王立艳负责,党委统战部具体落实)

9.凝心聚力做好群团工作。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独特作用,团结带领教职工与学校同心同向同行。做好教代会代表列席校长办公会议和接待代表日活动等,助力学校民主管理和科学决策。开发并上线“法大智慧工会线上平台”,为职工提供便利。做好对重大疾病及生活困难教职工的帮扶工作。召开第七届教代会暨第十三届工代会第五次会议,做好第二十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和青年教师暑期社会调研等活动。深化团学组织改革,完善志愿服务实践体系,提升团学工作“三力一度”。激发基层团组织活力,召开第二十三次学生代表大会和第十次研究生代表大会。

(副校长冯世勇、李秀云负责,校工会、校团委具体落实)

10.用心用情做好离退休工作。加强对离退休老同志的走访慰问。进一步完善离退休干部困难帮扶机制,加大“老党员、老专家、老教师、老战士、老模范”中特困群体的帮扶力度。发挥关工委作用,引导广大离退休老同志为学校事业发展发挥余热、贡献力量。

(党委副书记高浣月负责,离退休工作处具体落实)

11.统筹做好校园疫情防控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教育部、北京市关于疫情防控的最新决策部署,动态调整校园疫情防控措施。有序组织春季学期开学,强化学校防疫物资和医疗用品保障。认真落实“乙类乙管”下疫情防控各项举措,围绕“保健康、防重症”,重点做好离退休老同志、有基础病师生等群体的关心关爱工作,畅通专业救治绿色通道,持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导,最大程度保障师生健康。

(副校长冯世勇负责,相关部门具体落实)

二、全面贯彻落实“两办”文件精神,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

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将推进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各项工作举措落到实处,带头发挥法大在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中的骨干示范作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用习近平法治思想全方位占领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阵地。深入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体系化构建,推动理论研究成果向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转化。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工作始终,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理论研究等人才培养各环节。加快完善法学教育体系,持续优化法学学科体系、健全法学教学体系、完善法学教材体系、加强法学教师队伍建设。创新发展法学理论研究体系,不断强化法学基础理论研究、强化全面依法治国实践研究、完善科研考核评价制度、推进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

(副校长常保国、时建中、李秀云,党委副书记高浣月负责,教务处、研究生院、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科研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教师工作部、学生处、人事处具体落实)

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1.不断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完善宽口径、厚基础、通专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入实施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推进哲学、经济学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继续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三进”工作,积极参与“十四五”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马工程”和中国法学教材建设,修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系列教材”,启动法学外学科专业重点教材建设。建好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法学)。深化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研究增设以交叉学科为背景的本科专业。全面梳理调整专业课程、通识课程、国际课程、实践课程设置,增设体现时代特征的新课程。深化招生制度改革,适当扩大转专业的比例和规模,完善与北京外国语大学跨校联合培养模式和涉外法治人才贯通培养改革项目。

(副校长常保国负责,教务处、教材研究与管理中心具体落实)

2.持续深化研究生培养改革。推进贯通培养、联合培养和应用型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扩大“直博生”招生比例和硕博连读贯通培养规模。健全研究生招生计划调节机制,推动硕博阶段跨学科招生改革,深化博士研究生培养体制机制和招录方式改革,进一步规范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落实与中央政法委联合培养应用型法学博士研究生新方案。探索“订单式”培养,完善与行业的协同培养机制,与北京警察学院联合培养法律硕士(公安执法方向)研究生。大力推进纪检监察学、国家安全学、数据法学等新兴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完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根据最新国家学科和人才培养目录,申报法律博士专业,调整相关专业及其方向的设置。以学位论文质量控制为核心,强化过程管理,制定导师指导规范,加强导师培训,落实导师人才培养第一责任制要求,修订博士生导师选聘办法。

(副校长常保国负责,研究生院具体落实)

3.加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加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做好教育部“大思政课”建设工程,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强化“精准思政”,以“大思政课”综合改革为牵引推进思政课创新发展,充分发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金课”的示范效应,把立德树人要求贯穿各类课程建设全过程。

(副校长常保国负责,教务处具体落实)

4.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修订《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办法》,健全教师政治理论集中学习制度。加强对新入职教师的师德师风教育,扣好职业生涯第一粒扣子。调动二级单位积极性与主动性,推进二级单位师德建设分委员会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加强教师实践基地建设,组织开展“教师观世界”等实践活动。健全教师荣誉制度,强化师德先进的表彰宣传,发挥师德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广大教师成为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严肃查处师德违规问题,持续通报违规典型案例。

(副校长李秀云负责,党委宣传部/教师工作部具体落实)

5.深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做好教育部“时代新人铸魂工程”,着力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夯实“青春讲师团”宣讲、榜样法大、尚学法大、“CUPL正能量”等日常思政工作品牌。加强辅导员、本科生班主任、研究生导师、学生骨干队伍建设。深入开展网络思政、学业辅导、精准资助、劳动育人、心理健康、就业创业等工作。建立健全研究生德育状况调研机制,推进海淀校区学生一站式社区建设,健全网格化管理机制。

(副校长李秀云负责,学生处、校团委、党委宣传部具体落实)

四、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

1.做好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工作。做好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中期考核工作。科学总结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经验,研究下一步学科建设新举措,形成学科建设、队伍建设和科学研究的良性互动体制机制。做好校内二级学科的优化调整工作。做好新一轮学位授权审核工作,尤其是纪检监察学、国家安全学以及专业学位博士点等新增学位点的申报工作。完善校级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建设项目管理工作。全面完成校级规划、专项规划和院级规划的任务分解和实施进度分析,科学保障“十四五”规划的实施。

(副校长时建中负责,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具体落实)

2.提高科研管理服务水平。引导各学科、各学院、各科研形式细化部署、集中攻关,推出一批具有代表性、标志性的高水平科研成果,推出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的法大品牌。继续推进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工作,完善科研管理典,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科研激励和压力机制。组织好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投标工作、2023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23年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的申报工作。积极开拓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以及其他高端项目与类别。做好组织遴选第九届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第十七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工作,完成第九届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评奖、颁奖等工作。积极推进高水平科研平台和高层次研究基地建设工作。以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智库为核心,充分利用报送渠道,整合校内现有碎片化智库资源,孵化、培育一批新的具有影响力的高端新型智库。创新高层次研究基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的管理模式,提高建设质量。加强非在编科研机构管理和建设。

(副校长时建中负责,科研处具体落实)

3.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积极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破除“五唯”。结合学校人才队伍建设行动方案,完善并出台相关人事制度。重点修订岗位聘任办法、岗位考核办法和钱端升杰出学者支持计划等,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根据师资队伍现状及发展规划,围绕学科建设目标,制定年度招聘及人才引进计划,积极延揽高素质人才。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做好各类国家及省部级高层次人才项目推选申报。建强教师发展中心,开展多样化培训,推进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深化校内绩效工资改革,落实养老保险改革。进一步完善非事业编制人员管理。

(党委副书记高浣月负责,人事处具体落实)

4.加快和扩大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以激活与牛津大学的校际合作为重点,重启线下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争取与国际优质教育资源的合作,优化现有国际伙伴网络布局,重点关注高端资源和平台合作的推进,特别是与世界高水平大学的各项合作、国家公派留学、国际机构实习、新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以及德国高校中国项目办公室、全球法学院联盟、亚洲法律学会、亚非法协等平台建设。完善3个“111计划”的管理模式,牵引相关学科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在国际高端平台上发出中国声音、提升法大国际影响力。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外专工作机制,做好科技部国家外国专家项目申请的统筹规划。扎实推进孔院建设,并拓展多领域合作。配合国家战略,做好港澳台工作。高质量做好外事审批管理服务工作,进一步提高学校因公出国(境)工作的管理与服务水平。

(副校长时建中负责,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具体落实)

5.推进法大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以强化校园文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为目标引领,开展校园文化提能增效行动,着力构建校园文化建设长效机制。深入挖掘校史资源,广泛宣传学校办学传统、办学目标、办学使命和人才培养目标等,积极推广校歌,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建好文化建设专家库,充分发挥专家的咨询作用。扶植学校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打造系列特色文化活动品牌,举办法大故事讲述比赛、传统文化研习营、文创市集等活动。作好文明校园建设工作,建好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实施精品展览计划,在两校区举办系列高水平展览。进一步拓展文化建设资源,深化对外合作。挖掘校园景观文化内涵,推进楼宇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副校长李秀云负责,党委宣传部具体落实)

五、优化内部治理,提高行政管理服务质量

1.增强行政管理服务实效。深入开展质量提升专项行动,促进学校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工作能力明显提升。以“接诉即办”“首问负责”等关键环节为切入点,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推动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落实上级信息直报点要求,高质量做好信息报送工作。增强综合协调能力,持续优化和改进管理服务事项,不断提高师生的满意度。深化校地合作,着力解决学校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加强督办和信息公开工作,持续推进依法治校工作,迎接高校依法治校达标抽查。做好保密和档案工作,召开学校保密工作会议和档案工作会议。启动《北京政法学院纪事》《中央政法干校档案选编》的编撰出版。进一步加强钱端升纪念馆建设。

(副校长冯世勇负责,学校办公室具体落实)

2.开源节流做好财务工作。积极争取多方财政资金支持,高质量完成改善办学基本条件资金使用。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强化预算刚性,全面提升预算的科学化和标准化水平。调整预算结构,优化支出管理,保障学校重点建设项目和中心工作运行。扩大绩效管理范围,强化内控制度执行,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行为。建立基于智慧财务的“一站式”财务服务体系,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副校长常保国负责,财务处具体落实)

3.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加强财务预算执行情况和财务决算审计工作,推进预决算规范管理,开展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坚持“放管服”理念,做好科研项目结项经费审签工作。积极开展工程审计工作,强化审计监督。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刚文哲负责,审计处具体落实)

4.提高资产管理水平。规范国有资产全周期管理,加强固定资产实物管理工作,定期开展固定资产盘点。优化海淀校区地下空间的有效利用。积极争取人才公租房,多渠道解决青年教职工住房困难。改善周转房居住条件,加强周转房配租管理。开展教职工房产回购、回租、腾挪等工作。加强办公用房管理,继续开展共享办公用房建设,探索房屋有偿使用机制和房屋绩效管理机制。推进昌盛园房产对外出租事项。加强无形资产管理,推进校名、校徽等商标的注册和维权工作。

(副校长李双辰负责,资产管理处具体落实)

5.增强后勤服务保障能力。做好校园正常运行保障工作。全面启用海淀校区新食堂,提升餐饮服务保障水平。持续深化后勤改革,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国政法大学后勤服务改革行动计划》(2022-2027年)工作要求。稳妥推进后勤社会化服务,努力提质减员增效。倡导校园节约,有序推进节能改造,降低校园运行能耗,推进绿色校园建设。积极推进国际交流中心恢复正常营业,探索财务独立核算运行模式。推进员工薪酬改革,探索建立合理薪酬体系。努力做好医疗健康工作,持续加强公费医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副校长李双辰负责,后勤保障处、校医院具体落实)

6.加快学校基建步伐。以高质量完成年度任务为核心,以安全优质生产和阳光工程为两翼,不断改善基本办学条件。完成海淀校区学生食堂项目建设,加快验收备案等工作,完成旧食堂拆除工作。加快昌平校区新建学生宿舍项目建设,力争年底结构封顶。推进海淀校区老1号楼加固改造工作,下半年实现开工建设。启动海淀校区主教学楼加固改造工作,完成设计工作。做好新1号学生公寓产权办理工作。推动教学图书综合楼的项目结算工作。做好昌平校区梅1、梅2号学生宿舍以及法渊阁图书馆加固改造项目前期工作。

(副校长李双辰负责,基建处具体落实)

7.提升学校信息化水平。积极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提升技术赋能教育水平。做好智慧校园整体规划和建设,充分发挥新技术在助学、助教、助研、助管等方面的能力和作用。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完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改造昌平校区教室教学多媒体设备。完成海淀校区新食堂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校园网基础设备。升级智慧法大门户及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推进信息化系统建设,提升各单位信息化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推进精品数字教学资源建设,丰富学校的网络教学资源。

(副校长李秀云负责,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办公室具体落实)

8.规范学校招标采购工作。围绕民生实事、修购专项、教学科研以及其他采购需求,做好采购保障。完善现行招标采购管理制度,完善采购流程,提升采购效率。规范采购行为,实现招采工作流程化、标准化。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采购质量和效率。

(副校长李双辰负责,招投标及采购管理办公室具体落实)

六、广泛争取社会资源,凝聚学校发展合力

1.扎实开展国内合作和校友工作。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不断拓宽国内合作领域。完善合作督办制度,落实合作协议。不断提升基金会运行水平,全力推进筹融资工作,探索和尝试新的筹资模式。加强董事会建设,支持学校事业发展。继续做好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相关工作。落实各类援建工作。优化校友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激发基层校友组织活力。系统推进校友与学校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资金募集、校企合作、就业创业、乡村振兴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全方位助推学校事业发展。

(副校长冯世勇负责,国内合作处、校友工作办公室具体落实)

2.规范发展开放教育。有序扩大法学专业同等学力教育规模,拓展法学以外专业同等学力教育项目,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以绩效评价和责任制为基础,实施继续教育办学改革。落实学校与中央政法委法治教育合作项目,做好中央政法培训学院各项工作。制定并出台相关合同范本,严格项目监督和备案管理,切实维护学校权益。

(副校长常保国负责,开放教育管理办公室、培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具体落实)

七、聚焦师生“急难愁盼”问题,做好年度十件实事

1.全面启用海淀校区新食堂。

2.昌平校区新建学生宿舍项目实现结构封顶。

3.推进海淀校区老1号楼、老教学楼加固改造工作。

4.开设昌平校区教职工工作午餐。

5.启动两校区学生公寓智能电表改造。

6.拓展完善海淀校区文体活动场地。

7.建设电子签章平台,为师生提供校级可信电子凭证服务。

8.在海淀校区增加AED设备,面向师生开展急救能力培训。

9.加强校园绿地改造,持续打造美丽法大。

10.多渠道争取人才公租房。

(副校长李双辰、李秀云负责,基建处、后勤保障处、资产管理处、校医院、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办公室具体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