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政法大学信息公开网!
  • 索引号:01/2022-00019
  • 发布单位:学校办公室
  • 发布时间:2022-03-10
  • 点击数:
  • 所属分类: 学校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及重点工作安排
  • 关键字:
    中国 国政 政法大学 政法大 政法 大学 2022 党政工 党政 政工 工作 要点
中国政法大学2022年党政工作要点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学校建校70周年。学校党政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为主线,以“双一流”建设为主业,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学校事业发展,以实际行动迎接建校70周年和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努力提高党建工作质量

1.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实际行动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迅速掀起学习宣传和研究阐释会议精神的热潮,引导全校师生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进一步提升理论中心组学习质量,创新学习形式,持续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引导全校师生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副校长李秀云负责,党委宣传部具体落实)

2.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党委全委会、党委常委会“第一议题”,加强统筹协调,扎实推进落实重大决策部署。持续推动《中共中国政法大学委员会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实施要点》及其任务清单落实落地。把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与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深入推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学校重要讲话精神落地生根、教育部党组巡视反馈整改等各项政治任务统筹结合起来,以政治上的加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引领带动党的建设质量全面提高。

(副校长冯世勇负责,学校办公室具体落实)

3.抓好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持续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积极推进基层党建质量提升工程,不断推进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扎实做好党建标杆学院、样板党支部、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党建共建示范项目等创建工作。以品牌强引领,打造“一院多品、一支部一特色”的基层党建项目培育计划。高质量做好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加强在高层次人才和优秀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强化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围绕中心抓党建,做好党建促发展,坚持将党建工作融入日常工作、重大任务等,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全力做好《基本标准》的迎评促建工作。

(党委副书记高浣月负责,党委组织部具体落实)

4.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根据上级部署安排,严格按照规定程序,高质量做好党的二十大代表和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选举工作。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健全完善干部育选管用各项制度。认真落实学校《处级干部队伍建设规划(2019—2022年)》建设目标和主要任务,做好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换届工作,选优配强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强化干部思想淬炼、专业训练、实践锻炼,分层分类开展干部培训,不断提升干部的政治能力和专业素养。做实做细日常监督管理工作,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加强优秀年轻干部队伍建设,推进校内双向交流挂职工作,做好选派教师干部参加援派、扶贫等工作,注重在重点工作和重大任务中锻炼干部。

(党委副书记高浣月负责,党委组织部具体落实)

5.毫不松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严格落实“四方责任”和“四早要求”,加强精准防控,做好应急预案和演练,完善常态长效疫情防控机制。做好疫苗接种,不断完善学校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坚决守好校园净土。紧盯疫情防控形势变化,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疫情防控相关决策部署,从严从紧科学精准做好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全面筑牢校园防护屏障。

(相关分管校领导负责,各相关单位具体落实)

6.提高意识形态斗争主动性。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和《二级单位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工作方案》。与二级党委签订2022年意识形态责任书,强化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督查与考核机制。密切关注师生思想动态,健全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隐患分析研判和情况通报制度,提高舆情应对能力。加强对课堂、教材、论坛、讲座、出版、网络、社团、学术会议、国际交流、“两微一端”、校内刊物等思想文化阵地的管理。做好校友意识形态工作,加强校友微信群管理,及时应对处置涉稳信息,维护社会稳定和学校声誉。

(副校长李秀云、副校长冯世勇负责,党委宣传部、校友办具体落实)

7.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校园。树立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下先手棋,打主动仗,全力做好冬奥会、冬残奥会、全国两会、党的二十大等重要节点和敏感时段的校园安全保卫工作,确保校园安全稳定。严格落实校院二级安全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稳定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校园网格化管理,营造“人人关心、全员参与、人人共享”的安全文化氛围。深化巩固校园安全专项整顿成效,持续开展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完善“人防、物防、技防”体系建设,全面更新海淀校区公共场所视频监控系统,不断提高校园综合防控能力。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地方政府职能部门的沟通、协作,做好校园及周边的综合治理工作。

(党委副书记王立艳负责,保卫处具体落实)

8.驰而不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决捍卫“两个确立”,聚焦“两个维护”强化政治监督,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履行好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坚持严的主基调,压实管党治校政治责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查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明确今年为“机关作风建设年”,出台并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建设的具体工作方案》。紧盯重要时间节点,严明纪律要求,做到早提醒、早警示,从讲政治高度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综合发挥惩治震慑、制度约束、提高觉悟一体发力的实效。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岗位、重点人员的信访举报、问题线索和案件查处力度,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作风和腐败问题。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刚文哲,副校长冯世勇负责,纪委办监察处、学校办公室具体落实)

9.高质量推进校内巡察工作。坚守政治巡察职能定位,坚持问题导向,紧紧围绕“四个落实”情况,实现对所有院级党组织巡察全覆盖的目标任务。制定《党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议事规则》,明确领导小组会议的主要任务、责任、决策议事程序等,规范化高质量推进巡察工作全覆盖。持续压实巡察整改主体责任,创新巡察整改制度机制,加大对巡察整改亮点举措的宣传推广力度,督促相关单位和部门认真履职,合力做好巡察整改“后半篇文章”,推动解决巡察发现的问题,促进学校事业发展。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刚文哲负责,党委巡察办具体落实)

10.加强统战、群团和离退休工作。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加强统筹规划和政治培训,进一步提升党外代表人士及后备队伍建设水平。加强政治领导,大力支持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和无党派人士履职尽责工作。加强工作协同和专项培训,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加强国情教育,积极推动港澳台侨和归国留学人员工作。充分发挥大统战工作格局作用,为学校建设发展凝心聚力。强化民主管理,召开第七届教代会暨第十三届工代会第四次会议,保障教职工对学校改革发展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开展教职工各类互助保障计划宣传落实工作,继续做好教职工子女入附属学校工作,做好教职工慰问看望工作、教职工集体福利工作。做好冬(残)奥会志愿服务工作。召开第二十二次学生代表大会、第九次研究生代表大会,深化团学改革,持续推进社团规范化建设。用心用情做好离退休工作,提高服务保障精细度精准度。创新发展关工委工作,引导广大离退休老同志为学校事业发展发挥余热、贡献力量。

(党委副书记王立艳、党委副书记高浣月、副校长冯世勇、副校长李秀云负责,党委统战部、离退休工作处、校工会、校团委具体落实)

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建设高质量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大力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三进”工作,持续完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等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系列教材编写,高质量完成国家教材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及各学科重要论述摘编——分论—法学”立项,完善学校教材研究与管理中心建设,争取法学国家教材研究基地立项。稳妥推进人才培养改革项目,做好已有专业本硕贯通培养工作,继续开展相关专业本硕贯通培养,推进与北京邮电大学开展联合学位培养项目,推进哲学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端升书院”平台建设。开展法学外专业转法学专业工作,修订本科生保送研究生办法及学科竞赛项目目录。组织申报新一轮国家级、省部级一流专业,探讨建设新兴交叉学科为背景的新专业。做好国家教学成果奖申报工作。丰富拓展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实施途径,完善全人教育。

(副校长常保国、副校长冯世勇、副校长李秀云负责,教务处、体育教学部、校团委、学生处具体落实)

2.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适度调整专业布局,增设纪检监察学等专业。出台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实施工作要点,在法律硕士专业增设涉外仲裁方向。完善直博生培养模式改革,启动首批硕博连读培养工作。完善博士研究生“申请—审核制”,落实学校与中央政法委关于招录培养“应用型法学博士”的合作协议。强化专业学位教育产教融合,培育一批联合培养基地,建立优质资源共享产教融合育人联盟,制定新增专业学位授权点培养方案。加强课程、教材、实验室和诊所等教学基础建设,开设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和党内法规课程,增开国际课程,开展学科群课程数据库建设;制定研究生教材建设规划,继续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系列研究生教材和新兴交叉学科研究生精品教材建设工作;推进侦查学、犯罪心理学等专业实验室和法律诊所建设。严格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修订培养方案和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规定;健全学位授予流程管理,修订学位授予办法、学位评定委员会章程,规范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工作。进一步强化导师第一责任人职责,制定导师岗位管理、考核与评价办法,修订导师资格认定和岗位聘任办法,完成新一轮博士生导师资格认定。

(副校长常保国负责,研究生院具体落实)

3.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成立党委教师工作委员会,进一步理顺工作机制。健全教师荣誉体系,根据《师德先进评选表彰办法》,开展2022年度师德先进评选表彰活动。探索建立师德违规案例指导制度,大力宣传新修订的《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进一步加大师德失范问题处理和曝光力度,贯彻落实师德失范行为通报警示要求。通过师德师风培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选树宣传教师典型等措施,持续做好师德教育。

(副校长李秀云负责,党委宣传部/教师工作部具体落实)

4.增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巩固青春讲师团、教授午餐会、榜样法大、尚学法大等思政品牌,推进“一院一品”思政工作品牌培育。深化改革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制定出台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制度,完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继续开展读书读经典、领航训练营、卓越领导力法大英才培训计划等活动。持续深入开展网络思政工作,充分把握关键时间节点,通过传播典型人物事迹,创作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媒体产品,积极传播正能量。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加强思政课程群和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制定《资助育人体系实施方案》,修订《勤工助学管理办法》和《“自强之星”暨“感动法大人物”评选表彰办法》,加强精准资助,推进资助育人。加强心理咨询师队伍建设,健全校院两极心理辅导员机制,不断完善心理健康工作体系。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加强就业创业指导,做好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稳步提高就业质量。

(副校长李秀云、副校长常保国负责,学生工作部、教务处、研究生院、校团委具体落实)

三、积极担当作为,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

1.做好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工作。细化并落实学校“十四五”规划在本年度的实施工作。认真完善并高质量实施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相关方案。根据第五轮学科评估的发布结果,结合学科建设规划,研究部署下一步学科建设新举措。依据新的学科专业目录,进一步优化校内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布局。实质性地推进纪检监察学、国家安全学等新设学科的建设工作。加强学科带头人和负责人相关制度建设,遴选确定法学二级学科和法学以外一级学科带头人、负责人,健全学科建设责任体系,促进学科高质量发展。强化学科建设经费的引导作用和使用绩效。

(副校长时建中负责,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具体落实)

2.提高科研管理服务水平。继续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研究阐释。持续推进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工作,修订并出台科研成果认定和奖励等相关文件。有效开展各级各类纵向项目的辅导、申报和结项工作。引导各学科明确、聚焦学科科研战略,创新科研组织形式,持续发力,推出更多高水平学术论文、著作、智库成果。主动谋划教育部第九届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和第十七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评选工作。全面完成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评奖、颁奖工作。加强并保障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基地建设工作和质量,积极谋划申报新的高层次科研平台。以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智库为核心,集成整合校内现有各类智库资源,实现高端智库成果的跨越发展。抢抓“面向2035年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及《北京高校科研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等政策机遇。高质量完成与70年校庆相关学术会议等工作。

(副校长时建中负责,科研处具体落实)

3.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国政法大学建设一流人才队伍行动方案(2020-2024年)》等精神,深入推进“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修订《钱端升杰出学者支持计划》《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与聘任办法》《教师岗位考核办法》等文件,完善人才评价、职称评聘标准体系。搭建教师实践锻炼平台,促进理论教育与实践培养的深度对接。出台《青年拔尖人才培养支持计划》,大力培养优秀青年教师。规范人才称号使用,进一步推进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本质。坚持人岗相适原则延揽人才,统筹用好国内外人才资源,修订《优秀人才引进办法》,依法依规招揽和引进人才。增加经费投入,积极开拓海外招聘途径,以“高精尖缺”为导向,有计划、有重点地精准引进人才,进一步优化队伍机构。修订完善《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暂行办法》《教职员工考核办法》,进一步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健全和完善岗位聘用制度下的考核评价体系。

(党委副书记高浣月负责,人事处具体落实)

4.加强国际化及港澳台工作。积极争取国外优质教育科研资源,重点关注与世界高水平大学和国际组织的各项合作。抢抓疫情后国家出台的对外合作交流的政策机遇,积极拓展国家公派留学、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等工作。充分维护并不断挖掘德国高校中国项目办公室、全球法学院联盟、亚洲法律学会、亚非法协等既有合作平台的潜力。加强三个“111引智计划”的建设实效,积极谋划新的“111引智计划”。继续推进各类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的申报与执行,将引智工作落到实处。完善国际合作交流成果的校内转化工作机制,强化转化实效。发挥特色优势,打造特色孔院,持续增强师资储备和能力建设,推动孔院高质量发展。加强港澳台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港澳台学生教育工作质量。高质量完成“世界法学家高端论坛”,将之打造为法大国际学术合作与交流的品牌。

(副校长时建中负责,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具体落实)

5.推进法大特色校园文化建设。落实《2021—2025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制定文化建设重点项目。持续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重点围绕思想道德建设好、领导班子建设好、教师队伍建设好、校园文化建设好、优美环境建设好、活动阵地建设好“六个好”标准开展工作,推动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格局。打造传统文化传承和法治文化传播基地,策划举办传统文化研习营、我是法治文物讲述者征集、博物馆讲解员大赛等文化活动。开展十佳文化品牌评选,培育“一院一品”特色品牌活动,扶植优秀文化精品项目和作品。

(副校长李秀云负责,党委宣传部具体落实)

四、优化内部治理,提高行政管理服务效能

1.增强行政管理服务实效。提高接诉即办水平,完善投诉建议平台工作机制及数据应用,推进落实“首问负责制”,着力打造高效服务型机关。加强信息工作,不断提高信息报送的采用率和批示率。高质量做好《决策参考》,定期发布与学校改革发展相关的热点信息,助力学校科学决策。落实依法治校台账,持续推进依法治校。加强督办和信息公开工作,全面提高信息公开工作水平。完善学校机要保密工作体制机制,做好机要保密工作。强化档案收集管理编研。

(副校长冯世勇负责,学校办公室具体落实)

2.开源节流做好财务工作。优化资源配置,做好学校中心工作和基建工作资金保障。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争取教育部与有关部委专项资金力度。加强预算归口管理和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强化预算的刚性执行。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成立学校预算绩效领导小组,设立内设专门机构,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对预算安排的刚性约束。严格贯彻落实教育部“过紧日子”的相关要求,建立科学的预算定额和支出标准,合理控制非刚性、非重点支出。优化科研报销服务,建立智慧财务的“一站式”财务服务体系和“智慧财务统一收费综合管理与服务平台”。

(副校长常保国负责,财务处具体落实)

3.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重点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推动领导干部履职尽责。突出审计重点,加强财务预算执行情况和财务决算审计工作。持续推进内部控制审计工作,提升综合治理能力。坚持“放管服”的工作理念,改进科研经费审计。强化审计整改落实,做实审计监督后半篇文章。全面开展工程审计工作,发挥事前、事中控制作用,提高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刚文哲负责,审计处具体落实)

4.提高资产管理水平。规范固定资产配置,提升资产使用效率。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定期开展固定资产盘点,规范资产账实登记。加强无形资产管理,推进校名、校徽等商标的注册和维权工作。优化办公用房资源,提升办公用房使用效率,改善教学科研单位办公条件,积极推进房屋有偿使用机制和房屋绩效管理机制。积极争取人才公租房,优化周转房居住条件,加强周转房配租管理,稳步推进各类住房补贴的审核发放。积极推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开展房改调房人员产权证的办理工作,教职工房产回购、回租、腾挪等工作。启动15号楼加装电梯工作。推进所属企业体制改革,健全所属企业管理机制,落实相关专项检查的整改工作。

(副校长李双辰负责,资产管理处具体落实)

5.持续深化后勤改革。围绕“减人增效”原则,加强各中心全过程成本核算,降低运行成本。加强社会化外包服务,丰富服务内容。严格餐饮食材等采购招标工作,规范采买行为,控制采购成本。增强老旧管网改造和节约意识,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运行安全。坚持经济核算,转变国际交流中心工作定位和运行机制,提高学校重大任务的保障能力。加强后勤队伍建设,降低人员规模,提高人员素质,提高服务能力。推进全方位流程再造,提高运行效能和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

(副校长李双辰负责,后勤保障处具体落实)

6.提高后勤保障服务能力。积极响应师生诉求,有序开展学生自习及活动等空间改造、便利设施配备、商业网点建设等校园环境提升工程,进一步便利校园生活。配合开展校庆等重点工作,做好餐饮保障、设备设施维修检修、水电暖气运行、班车运行及幼儿教育等校园日常运行保障。统筹做好爱国卫生、垃圾分类、餐饮浪费、控烟工作、校园节能、暑期防汛等方面工作。做好基础医疗服务与保障工作,落实校医院与上级医院双向转诊服务,切实方便师生就医。加强公费医疗管理,严格控制公费医疗支出,提高公费医疗资金使用效益。

(副校长李双辰负责,后勤保障处、校医院具体落实)

7.加快学校基建步伐。以全面完成年度任务为核心,以安全优质生产和阳光工程为两翼,努力改善基本办学条件。完成海淀校区食堂主体建设,进一步提升海淀校区综合环境。全面推进昌平校区学生宿舍建设,不断提高建筑品质和师生满意度。做好海淀校区老教学楼和老1号楼的加固改造工作,不断提升校园硬件水平和育人环境。推动1号学生公寓的手续完善及产权办理、教学图书楼的项目结算等工作。

(副校长李双辰负责,基建处具体落实)

8.提升学校信息化水平。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完成网络安全运维体系建设。推动学生公寓出入认证管理系统建设,提高疫情期间校园安全管理效率。升级校园信息化基础设施,推进昌平校区无线网改造,校园邮件系统改造等,昌平校区明法楼教室多媒体教学设备升级改造,昌平校区电子班牌系统建设等工作。开展数据治理,建立全量数据中心,对学校各类基础数据进行采集和共享。拓展移动数字校园平台,整合校内服务资源,为师生的信息服务提供移动化支撑。推进“一网通办”,对于复杂审批事项实现一网办通,优化教育管理服务。

(副校长李秀云负责,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办公室具体落实)

9.规范学校招标采购工作。严格执行招标采购工作程序,提升服务水平和管理质量。紧紧围绕学校党政工作要点、70周年校庆、年度十件实事、修购专项以及各部门其他采购需求,分轻重缓急、按部就班做好相应采购工作。做好采购领域的“放管服”,提高部门自行分散采购和学校招标采购标准,灵活适用采购方式,提升采购效率,强化采购流程管理和部门自行采购监管。启用采购管理系统,逐步实现从申报到审批、从招标到评标、从实施到监督等全方位全过程信息化,不断提高采购服务与管理效能。

(副校长李双辰负责,招投标及采购管理办公室具体落实)

五、广泛争取社会资源,不断提升学校声誉

1.精心做好70周年校庆工作。认真落实校庆系列工作方案,高质量办好70周年校庆庆祝大会、学术论坛、文艺晚会等系列活动。完成《中国政法大学校史(1952-2022)》和校庆系列文化丛书的出版工作,做好法大精神的讨论、树立和传承工作,完成校庆歌曲的征集、确定工作。设计制作校庆画册,完成校庆系列文化展览、校庆纪念特刊、校庆宣传片等。建设海淀校区校史展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我校重要讲话精神成果特展,继续推动VR展厅建设。

(副校长冯世勇、副校长李双辰、副校长时建中、副校长常保国、副校长李秀云、党委副书记王立艳负责,学校办公室、后勤保障处、科研处、国际交流与合作处、财务处、宣传部、校团委、保卫处及各相关部门具体落实)

2.扎实开展国内合作和校友工作。继续做好与国家部委、公检法司以及省级地方政府、公检法司等机关的合作。探索成立产权法律保护研究院,加大对民营经济特别是新经济的法律保护社会服务力度。全力推进筹资工作,落实好70周年校庆筹款活动,推动学校筹资工作资金总额再上新台阶。积极筹备召开新一届董事会,创新董事会工作机制,加大校董参与、支持学校重要工作的力度。接续做好内蒙通辽科尔沁左翼中旗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相关工作以及对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海南大学、甘肃政法大学等院校教师选派、部省共建、定向培养单独招生等相关援建工作。广泛联系服务校友,引导校友在大学生就业、建立实习实践基地、协同育人、争取资源、助力学校发展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

(副校长冯世勇负责,国内合作处、校友工作办公室具体落实)

3.规范发展开放教育。做好中央政法委重大委托培训项目,成立中央政法培训学院,推进全国政法干部轮训工作。高质量完成司法部招标培训项目。构建全国高端法治教育资源网络学习平台,提升学校法治教育培训品牌市场化价值,继续与人民网、“学习强国”共建“普法教育公益大讲堂”“领导干部法治教育大讲堂”平台。积极探索在职学历教育模式改革,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制定《开放教育管理规定》等培训管理制度,强化社会办学管理,提高社会效益。

(副校长常保国负责,开放教育管理办公室、培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具体落实)

六、聚焦师生“急难愁盼”问题,做好年度十件实事

1.推进昌平校区新学生公寓楼建设。

2.完成海淀校区学生食堂建设项目主体结构。

3.完成昌平校区图书馆改造,增加自习室资源。

4.海淀校区健身房建成并投入使用。

5.完成昌平校区北区运动场地建设。

6.完成昌平校区逸夫楼地下学生活动空间改造。

7.完成校园信息化基础设施升级(完成昌平校区无线网、昌平校区明法楼教室多媒体教学设备改造、校园邮件系统改造,完成昌平校区电子班牌系统建设)。

8.完善校园服务设施建设(两校区建立母婴关爱室、海淀校区生活性服务商业网点建设、海淀校区公共空间增设直饮水机、海淀校区增设外卖柜)。

9.启动海淀校区老教学楼和老1号楼的加固改造。

10.扩充各学科图书资源,增加知网访问并发数。

副校长李双辰、副校长李秀云、副校长冯世勇、副校长时建中负责,基建处、资产管理处、后勤保障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办公室、校工会、体育教学部、图书馆具体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