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学校实现“三步走”战略“第一步”阶段性目标的关键之年。学校党政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历次全会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我校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事业发展”,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深化改革、攻坚克难,抢抓机遇、服务大局,扩大合作、提升影响,外争资源、内促保障,加强监督、防范风险,大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在助力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奋力开创学校事业发展的全新局面。
一、坚决打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批示指示精神,坚决贯彻党中央、教育部和北京市关于疫情防控各项决策部署,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巩固和拓展学校各部门和学院之间,学校和政府、社会之间的联防联控机制。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不松懈、一手抓稳定发展改革不放松,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持“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认真落实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工作方案,提高在线教学质量,确保疫情防控期间教育教学、学生毕业等工作顺利开展。做好春季学期开学准备工作,做到在线授课与返校上课有序衔接。加强宣传教育引导,讲好防疫抗疫故事,将其作为生动素材融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弘扬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精神。细致排查防控风险点,不断强化疫情防控措施,切实巩固好既有防控成果,确保师生安全、校园安稳。
(相关分管校领导负责,各相关单位具体落实)
二、强化党委主体责任,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1.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列入今年校院两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核心内容,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全校处级领导干部和党员骨干教育培训的必修课程,进一步推进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我校重要讲话精神再落实、再巩固、再提升。对照学校主题教育整改落实方案和专项整治方案的要求,抓好整改落实,真正做到以学促改、以学正行。
(党委副书记高浣月负责,组织部具体落实)
2.打好党的政治建设攻坚战。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充分发挥其对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统领作用。通过抓政治建设统领各方,实现纲举目张,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并把党的建设的政治优势不断转化为学校的科学发展优势。认真落实校党委《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实施要点》和《“党的政治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的整改方案》,从讲政治的高度继续做好教育部党组巡视整改和干部工作专项检查整改工作。
(副校长冯世勇负责,学校办公室具体落实)
3.深入实施目标责任制。始终坚持以目标责任制为牵引,层层压紧压实党建工作和改革发展责任,加快“双一流”建设,促进内涵式发展。研究制定目标责任制指标调整方案,根据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问题,及时对指标体系进行优化完善和动态调整。推进目标责任制检查考核日常化、常态化,定期对有关单位、特别是重要核心指标的阶段完成情况进行抽查、检查。健全和完善目标责任制考核和绩效奖励办法,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和激励作用。
(党委副书记高浣月、副校长时建中负责,组织部、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具体落实)
4.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深入贯彻落实学校《处级干部队伍建设规划(2019—2022年)》等文件,选优配强领导班子,完善干部轮岗交流、空岗补缺等制度,健全任期目标责任制考核等评价机制,加强干部队伍梯队建设,推进建立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培养长效机制等。强化领导干部教育培训与实践锻炼,实施“海外提升”“境外提升”等计划,推进干部挂职锻炼、交流轮岗,有计划地向社会输送选派优秀青年干部。全方位加强干部管理监督,强化对干部的政治把关,提升日常管理信息化水平。落实党管人才的工作要求,把好人才引进政治关,进一步拓宽各类人才培养途径,营造人才发展良好环境。
(党委副书记高浣月负责,组织部具体落实)
5.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围绕落实政治建设、主题教育整改、巡视整改等相关要求,积极推进基层党建重点难点工作三年攻坚行动计划的实施,在强功能、抓基本、补短板、重创新上出实招。扎实推进党建责任落实,规范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相关工作。加大对基层党组织的检查力度,抓实抓细日常督导,把日常专项检查与巡察工作相结合,增强专项检查实效性。探索完善党建工作队伍的教育培训、管理考核等机制,完成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等工作。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探索实施党建品牌项目建设支持计划等。强化党员日常教育管理,提升党员发展质量,探索创新党员管理信息化手段,引导党员在疫情防控、学校发展等各个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党委副书记高浣月负责,组织部具体落实)
6.加大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力度。以加强校院两级党校建设为着力点,注重挖掘内部潜力,在充实师资队伍、健全课程体系、探索教学模式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着力丰富党性教育、工作实务等教育培训内容,利用领导干部大讲堂、先锋法大培训班、红色教育基地、在线教育平台等途径,组织开展多形式分类别培训,提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与延安干部培训学院等机构合作共建,打造适应学校发展的干部、党员培训课程体系。
(党委副书记高浣月负责,组织部具体落实)
7.增强师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以落实《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建设方案》为抓手,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推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管理、服务、教育的平台建设、制度建设,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人性化水平。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作贴近学生需求、促进青年学子成长成才的新媒体产品。充分发挥教师工作部作用,落实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办法,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体制机制建设。以“四有”好老师为标准,进一步加强新时期师德师风建设,完善师德师风考核奖惩体系。牵头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成立骨干教师教育实践培训基地,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依托教师志愿者服务团开展系列志愿服务活动。
(副校长李秀云负责,宣传部、教师工作部、学生工作部(处)具体落实)
8.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进一步落实意识形态工作机制,优化检查与考核机制,健全风险隐患分析研判和情况通报制度,切实落实工作责任,强化和落实主体责任。建立舆论引导与舆情处置联动机制,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分层分类组织开展领导干部媒介素养培训,提升领导干部媒介素养。全覆盖管理好舆论导向,掌握防范抵御风险主动权。着力建设好“校园媒体管理系统”,加强对各种宣传阵地内容的监管。
(副校长李秀云负责,宣传部具体落实)
9.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夯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促进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贯通联动。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加强对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情况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情况的监督检查。围绕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盯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意识形态等工作强化政治监督。落实纪检体制改革精神,科学规范设置纪检机构,为纪检监察工作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切实履行监督职责,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巩固拓展作风建设成效。加强自身建设,锻造高素质专业化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刚文哲负责,纪委办监察处具体落实)
10.稳步推进校内巡察工作。坚持政治巡察职能定位,紧紧围绕“四个落实”情况开展对院级党组织的巡察工作。强化制度建设,修订完善巡察工作的试行《办法》和巡察学院党委的《观测点》,研究制定巡察工作流程,进一步规范巡察工作。加强巡察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充实巡察干部库并实行动态管理,强化巡察干部政治理论和业务培训。坚持问题导向,创新方式方法,切实提高巡察工作质量。强化巡察结果运用,推动巡察整改落实,有效解决巡察发现的问题。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刚文哲负责,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落实)
三、主动对标新形势新要求,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
1.做好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工作。全面做好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和“双一流”建设第一轮中期考核验收工作。根据“双一流”中期监测结果,完善校内工作机制,提高建设质量和经费使用绩效。加大校内“高精尖”项目建设力度,积极争取北京市的相关机遇。对校内自主设立的新兴交叉学科及项目进行考核。开展“十三五”发展规划终期检查验收工作。启动“十四五”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充分发挥学科建设与指导联席会议的制度优势,真正把学科资源调动起来,凝聚合力。
(副校长时建中负责,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具体落实)
2.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积极推进一流本科教育和高水平研究生教育“两个行动方案”。推进落实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的建设规划工作。推进优质课程体系建设,强化课程思政建设。出台《中国政法大学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管理办法》,做好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申报工作,完善实验课程体系建设,构建具有法大特色的美育课程体系。出台《中国政法大学教材选用管理办法》,加强特色教材编写和教材选用管理。加强新增设的博士点、硕士点规划和建设,修订应用法学博士生培养方案,推进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改革。强化导师责任和培养过程管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严格学位论文规范性审查,推进论文外部平台审评工作,加强同等学力申硕的过程管理。推进硕士研究生自命题改革,优化完善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方式,减少博士研究生延期毕业存量。推进本科生、研究生教学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提升教学和管理服务信息化水平。推进人才国际化培养,优化国际学期教学。深化公共外语教学改革,扩大公共外语课程修读的专业范围。做好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条件认定和聘任工作。适当扩大博士后招生规模,支持高层次研究基地研究工作。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常保国负责,教务处、研究生院具体落实)
3.持续提升科研综合实力。完成“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重大课题研究及结项工作。继续推进以科研评价为核心的科研改革,建立对优秀学术著作的奖励机制,优化境外学术成果认定机制。加强对纵向项目的辅导与引导,努力提升申报数与中标数,确保项目立项数量稳步提高。召开智库建设会议,完善智库工作机制。重点针对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和疫情后相关问题,推出一批高水平智库成果,服务国家和地方发展。完成校学术委员会第十一届校学术委员会(含各专门委员会)及院级单位学术委员会换届工作。修订《中国政法大学新型研究机构管理办法》,完成2015年成立的新型科研机构的期末考核、年度考核工作。做好第八届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申报、评奖、颁奖等工作。组织好北京市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工作。做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后的各项整改工作。进一步发挥学校高层次研究基地作用。
(副校长时建中负责,科研处具体落实)
4.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大力实施《中国政法大学建设一流人才队伍的行动方案》,制定配套措施并加以落实。结合“十四五”规划,制定全校学科人才及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发展的总体规划。完善人才引进工作机制,发挥学院、学科人才引进的主体作用,重点引进“高精尖缺”的人才。做好国家各类高层次人才项目的推荐遴选等工作。做好本年度(第二批)“钱端升讲座教授”“钱端升特聘讲座教授”遴选聘任工作。推出以科研为主或以教学为主等类型的高层次人才分类支持计划。调研修订高层次人才退休相关政策。出台35岁以下优秀青年教师培养支持计划。出台预聘制聘期考核办法实施细则。落实学校出台的与实务部门双向互聘办法和青年教师实践挂职锻炼办法。修订本校毕业生留校任教办法,创新毕业生跟踪培养机制,吸引优秀毕业生留学从教或回校任教。修订教师岗位聘任办法,进一步完善各项聘任条件。完善相关政策,鼓励教师潜心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能力。高度重视管理服务队伍建设,提升管理服务队伍专业能力。进一步健全以绩效为导向的薪酬制度,继续完善分类分层次的绩效激励机制。
(党委副书记高浣月负责,人事处具体落实)
5.深入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健全外事审批制度,优化工作机制和流程。落实中外合作办学和交流协议,完成中欧法学院的续约工作,提高中欧法学院的办学质量和声誉。启动与牛津大学合作项目“法大牛津大讲堂”等工作。实施与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推进与伦敦亚非学院合作共建“中国法研究中心”。办好现有四所孔院,全面推进多领域深入合作。配合国家战略,做好港澳台工作。加大境外合作交流成果的校内转化工作的力度。
(副校长时建中负责,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具体落实)
6.构建具有法大特色的校园文化。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力度,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出台《中国政法大学2020-2024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建设创新校园文化品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和校园文化活动,涵养师生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开展校史校情教育,积极筹建校史馆。健全校内新闻宣传工作机制,加强校园思想文化传播能力建设,讲好法大故事助力学校形象塑造。
(副校长李秀云负责,宣传部具体落实)
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法兼修的时代新人
1.加强学生德育工作。做好“青春讲师团”、教授午餐会、榜样法大、感动法大、社会主义法治教育进中小学活动、研究生读书读经典、博士生边疆服务团等思想政治工作品牌活动,全面推进德育工作的开展。在五四青年节、校庆日、教师节、国庆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相应主题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国防教育活动,积极完成征兵工作任务,将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学生军训中去,切实增强军训效果。通过“一院一品”思想政治工作品牌培育工作,推进校院两级合力育人。依托“尚学法大”学习与发展指导体系,开展学风建设与学业辅导工作。
(副校长李秀云负责,学生工作部(处)具体落实)
2.扎实做好共青团工作。做好顶层设计、抓紧抓实共青团改革,着力提升团的组织力、引领力、服务力。内涵发展团学品牌活动,优化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学生骨干培训制度,完善社会实践育人体系、美育文化育人体系和思辩文化育人体系。拓展“友思”(Youth)学习圈的基层覆盖面和活动影响力,探索研究生、本科生共同参与的新形式。组织指导学生参加校内外重大学科竞赛和文体活动,进一步发挥师生教学相长的活动优势。完善社团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社团的管理、服务、支持和引导。稳步推进学代会改革,筹备召开第二十次学生代表大会。
(副校长李秀云负责,校团委具体落实)
3.服务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全面落实国家资助管理政策,实施精准资助,确保应助尽助。努力争取社会资金,进一步拓宽助学渠道,开展资助育人。全面提升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加强课程建设,加强各级各类人员的心理健康知识培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普及工作。加强就业引导,促进毕业生多渠道、多元化就业。强化服务保障,着力提高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水平。强化学生工作队伍职业化建设,探索并推广科学的班主任工作标准模式。
(副校长李秀云负责,学生工作部(处)具体落实)
五、提升行政管理服务水平,推动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1.增强行政管理服务实效。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抓治理的能力,完善学校依法治校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巩固拓展作风建设成效,继续深化机关作风建设。认真践行学校“一线规则”行动方案,切实做到人在一线、心在一线、思在一线、神在一线。加强调查研究、改进文风会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巩固为基层减负成果,严防“四风”反弹回潮。积极推动北京市与教育部共建中国政法大学协议签署落实工作,做好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进一步深入推进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我校重要讲话精神及勉励语精神、教育部巡视整改等重大事项的督办落实。完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加强校内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推进法律事务工作规范化、信息化。完善主动公开清单,优化投诉建议工作机制,做好信访接待工作。加强保密工作,做好全校领导干部的保密教育和培训,保障机要文件安全高效运转。提升信息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提高报送信息的数量和质量。加强和规范档案工作,切实提高档案收集、整理、利用的质量和水平。开展档案数字化建设,提供数字化查档服务,建设钱端升数字化纪念馆。
(副校长冯世勇负责,学校办公室具体落实)
2.提升学校信息化水平。实施学院路校区教学图书综合楼教室信息化改造,完成101间教室及非正式学习空间的建设。进一步完善“一张表”工作平台与工作模式建设,构建学院层级的信息化管理空间,实现学院各类基础数据的标准化和数据采集的规范化,并探索在学校其他管理服务工作进行推广。通过对学生的基础数据、管理数据、教务数据、学工数据等大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切实提高大数据服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推进办事大厅平台功能完善及服务流程的建设,实现审批管理事项一网办通的一站式服务。全面严格加强网络安全保障和监控值守,确保信息化工作安全稳定运行。
(副校长李秀云负责,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办公室具体落实)
3.依法依规做好财务工作。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进一步细化开源节流工作,提升预算的精细化水平,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集中财力解决关键问题。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为科研财务报销“松绑”“减负”。及时废止或修订相关财务制度,提升内控制度的可操作性和执行力。提高科研服务效率,建立一站式财务服务体系。树立预算绩效理念,探索构建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着力推动预算系统上线,积极开展预算网上填报工作。以校长经济责任审计整改为抓手,以各类财务大检查为出发点,进一步细化内部财务管理。大力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提高系统安全性。继续落实政府会计制度和个税制度改革,完成各项财务工作。加强财务人员队伍建设,加快财务管理软环境建设。
(副校长徐扬负责,财务处具体落实)
4.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做好教育部2019年校长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整改工作,健全内部管理机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积极探索先审后离(任)审计新模式。加强财务预算执行情况和财务决算审计,改进科研课题结项审计工作。积极开展工程审计工作,提高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全面参与招投标事项的审计监督工作。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刚文哲负责,审计处具体落实)
5.提高资产管理水平。落实学校行政办公用房管理办法,建立巡查机制,提高办公用房使用效率。持续推进所属企业体制改革,开展明法阁、科技园两家企业无偿划转至出版社的专项工作,启动政大餐厅、法苑公寓及九龙宝装饰三家企业的注销工作,推进学校从法大建设发展公司撤资工作。加强校名校誉的维权工作,开展校名、校徽及法大品牌特色标识的注册工作,逐步推进学校无形资产规范化监管。改善民生,对内改善周转房居住条件,对外积极争取社会保障房资源,为师生工作学习创造有利条件。积极开展法苑楼拆除工作,推进完成教学图书综合楼的楼内建设工作。积极推进房改遗留问题的解决。
(副校长徐扬负责,资产管理处具体落实)
6.提高后勤服务保障能力。做好疫情防控期间饮食、住宿、环境卫生、水电暖及防控物资保障等工作。合理统筹校园修缮项目,切实改善办学条件。完善后勤服务大厅建设,建成集合系列便民措施的一站式服务窗口。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和具有激励作用的后勤实体薪酬体系,打造一支稳定的后勤保障队伍。探索后勤实践平台的服务育人功能。
(副校长徐扬负责,后勤保障处具体落实)
7.加强学校基建工作。加快在建项目的施工进度,完成学院路教学图书综合楼建设任务。按计划开工建设学院路学生食堂,适时办理昌平校区学生宿舍的相关审批手续。视情况启动昌平校区风雨操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推进昌平校区学生宿舍(菊园)窗户改造项目的招标工作。做好学校“十四五”基建规划编制工作。
(副校长徐扬负责,基建处具体落实)
六、大力拓展优质办学资源,凝聚学校发展强大合力
1.全方位开展国内合作。落实对科尔沁左翼中旗扶贫任务和教育部、北京市下达的对口援建任务。积极争取外部资源,拓展国内高端合作,协调落实重大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完善学校多元化筹资体系建设,有效开展筹融资工作。做好新一届董事会换届工作。筹备建立社会咨询服务专家委员会。做好法大附属学校规划任务的落实工作,做好学校与北京市相关区县中小学校合作协议的签署工作,努力解决青年教职工子女入学问题。落实学校校友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精神。拓展海内外校友组织,探索成立企业家校友俱乐部,推进“校友管理系统”,提升服务校友工作质效。做好毕业生质量调查和优秀校友推荐工作,动员校友和社会资源支持母校工作。
(副校长冯世勇负责,国内合作处、校友工作办公室具体落实)
2.规范开放教育。推动开放教育管理制度改革,出台《开放教育办学收入分配办法》《同等学力培训工作改革方案》等文件,进一步规范学校培训费收入及分配管理。规范开放教育办学管理和招生工作,加强对同等学力培训的监管。积极开拓培训资源,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资源开展培训,继续拓展领导干部法治教育培训基地。加强高端培训和涉外法律人才培训,不断提高办学效益。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常保国负责,开放教育管理办公室具体落实)
七、激发基层民主活力,共同构建和谐校园
1.做好统一战线工作。加强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组织以国情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为主题的学习实践活动,大力支持协助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开展工作。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后备人选的发现储备,完成后备队伍阶段性调整,协助做好党外代表人士的校外重要推荐使用工作。加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进一步加强民族和宗教工作,推动落实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进课堂工作。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常保国负责,统战部具体落实)
2.做好离退休工作。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老同志践行初心。进一步加强制度和体制机制建设,提升政治引领和服务保障能力。认真开展重阳节评优表彰、庆祝建党99周年、建国71周年等活动,为迎接建党100周年营造良好氛围。认真落实各项待遇,统筹全校走访慰问工作,进一步加大对困难群体的帮扶力度。加强文化养老阵地建设,丰富老年大学课程,指导社团开展活动。进一步加强关心下一代工作,认真落实教育部和北京市委相关工作部署。
(党委副书记高浣月负责,离退休工作处具体落实)
3.做好工会教代会工作。设立“中国政法大学新型冠状感染肺炎防控工作专项资金”。落实第七届教代会暨第十三届工代会精神。健全依法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渠道,加强教职工特别是青年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引领。做好青年教师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把课程思政要求贯穿到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之中,做好选树师德榜样先锋工作。继续实施教职工代表大会、教代会代表列席校长办公会议制度,教代会代表评议职能部门制度等。发挥工会帮扶职能,关心关怀重病及困难职工、女教职工、青年教职工等。丰富教职工的思想文化及体育运动,加强互助保障制度的落实,解决好教职工集体福利、子女入学等问题。
(副校长冯世勇负责,校工会具体落实)
4.做好校园安稳工作。做好安全保卫工作,防止非法传教和利用宗教进行渗透活动,确保学校政治稳定。推进校园安全保卫信息化建设,全面更新学院路校区综合科研楼监控系统,建立校园安全教育信息化平台。着重解决校园安全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及能力提升,增强学院路校区及周边交通秩序的整治,修改《中国政法大学机动车管理办法》,启用学院路校区地下停车场。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常保国负责,保卫处具体落实)
八、积极回应师生关切,做好年度十件实事
1.积极推动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法大落实落地。
2.稳步推进昌平校区规划建设,打造“美丽法大”。
3.启用学院路校区地下停车场。
4.拓展共享空间,解决教师办公用房紧缺问题。
5.争取更多政府政策性房源,缓解青年教职工住房压力。
6.深化与中小学校合作,缓解青年教职工子女入学压力。
7.深化财务“放管服”改革。
8.以信息化建设提升学校行政管理服务工作质效。
9.完成学院路校区老旧住宅楼的电梯改造。
10.逐步开展学院路校区旧1、2、3号楼的加固改造工作。
(副校长冯世勇、党委副书记高浣月、副校长徐扬、副校长李秀云负责,学校办公室、人事处、财务处、资产管理处、基建处、后勤保障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办公室、国内合作处、校工会、校医院具体落实)